来源:矿权资源网
全球关键矿产争夺战正在亚利桑那州的巴塔哥尼亚山脉深处上演。
2025年4月23日,瑞典矿山设备巨头山特维克宣布,其史上最大的纯电动矿用设备订单落地美国South32集团的Hermosa项目——这笔价值7.5亿瑞典克朗(约合7.2亿美元)的协议,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,更暴露出清洁能源产业链背后的战略博弈。
战略要塞的电动化突围
Hermosa项目距离美墨边境仅20公里,拥有美国唯一可同步开采锌、锰、铅、银的地下矿脉,其探明的电池级锰矿储量正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。
South32计划在此打造“下一代矿山”标杆,而山特维克的42台设备中,22台纯电动矿卡、钻机与装载机将构成主力阵容。
这些装备搭载的斜坡能量再生技术,能通过下坡制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,在580米深的巷道中实现“边作业边充电”,彻底打破传统电动矿卡在复杂地形的续航魔咒。
技术的突破直击产业痛点:美国当前锌矿产量仅占全球6%,而全球锌缺口预计2033年将达400万吨。
山特维克的解决方案通过降低30%燃料消耗和维护成本,让这座矿山的经济性与环保指标同步跃升。
其交付计划更暗含深意——2026年第四季度启动交付,恰与Hermosa首批锌铅银矿产出的2027年时间表精准咬合,暴露出设备商与矿企深度绑定的战略协同。
技术矩阵的降维打击
在Sunrise Dam矿场的实测中,TH665iB纯电矿卡已展现出11%的爬坡效率提升,SOC波动控制在5%以内。这一成果源于三大核心技术的突破:
智能电量管理系统根据坡度、载重实时调节能量回收强度,与AutoMine自动驾驶系统协同优化路径;
模块化电池更换技术支持5分钟快速换电,充电站可随采矿进度灵活迁移;
柴电混动过渡方案为60吨级重载设备保留燃油效率优化通道,TH66X原型车测试显示爬坡速度提升超10公里/小时。
这套技术生态不仅解决电动化痛点,更重构矿山运营逻辑。当纯电钻机实现“钻探即充电”,当换电站网络替代传统能源补给体系,矿企的运营成本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。新疆紫金锌业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:其电动矿卡吨公里能耗成本仅0.177元,不足柴油车的四分之一,年省燃油费超5600万元。
财报里的转型加速度
订单公布7天后,山特维克2025年一季报以净利润同比激增200%的业绩,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商业价值。
矿山与岩石技术板块EBITA利润率攀升至20.8%,自由现金流达38亿瑞典克朗,这背后是公司对电动化转型的持续加码——仅第一季度就完成9项战略收购,涵盖工业计量、CAM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其马来西亚新工厂的投产,为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本土化制造支点,使7.5亿订单既是技术突破,更是地缘博弈的产物。
全球矿业的生态级较量
这场订单争夺战背后,是矿业价值链的重构竞赛。山特维克通过AutoMine系统深度介入矿山运营,设备工况数据反向优化算法模型,形成“数据飞轮”效应。这种从“卖设备”到“卖系统”的转型,正在改写行业利润分配规则。
当欧盟碳关税与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倒逼技术标准全球化,中国矿企面临的不仅是动力革命,更是生态级竞争——新疆紫金锌业250辆电动矿卡构建的“零碳运输网”,恰恰揭示了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:未来矿山的竞争,是技术标准、能源网络与数据生态的立体化对决。
这场发生在亚利桑那荒漠的电动化战役,已然拉开全球关键矿产争夺战的新帷幕。当山特维克的电动巨兽驶入580米深井,它们碾压的不仅是矿道岩壁,更是传统矿业百年未变的游戏规则。
(转自:矿权资源网)


VIP课程推荐
APP专享直播
热门推荐
收起
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